热得冒烟?西宁笑了! 七月的火炉模式里,大西北还藏着个“天然空调城”——西宁。它平均海拔2261米,夏天平均才17-19℃,江湖人称“中国夏都”!在这儿,温度一过30℃就算高温预警了。冬天不太冷,夏天绝对不热,年平均气温才19.5℃,老话讲“夏不摇扇,冬则重袭不暖”,舒服得很。能“征服”夏天,叫它“夏都”真不夸张!
说起西宁,可能很多人觉得它没啥存在感。作为一个四线省会,确实低调。但从七月开始,西宁的“凉凉”模式就正式上线,开始刷屏了!
2261米的海拔,就是它当“夏都”的底气。白天干爽不黏腻,晚上凉快到要盖被子,昼夜温差能差10多度。西宁这地方,感觉就是“冬天长点,夏天贼短,春秋直接连一块儿”。所以夏天反而是它难得的“暖季”,也是当地人出门“踏青”的好时候。
作为青海的省会,西宁是多数人玩西北、去青海湖的必经之地和大本营。这里有日月山,一边是良田千顷,一边是草原辽阔;
你能看到汉族、藏族、回族、土族等各民族的艺术精华;晚上冷了?别怕,一顿扎实的牛羊肉和碳水盛宴立刻驱散寒意!西北那种清爽、豪迈又多彩的夏天,西宁全都有!
东关清真大寺: 青海最大清真寺,藏身西宁老城。建筑超有特色,融合了汉、藏和伊斯兰风格,外面雕梁画栋,里面金碧辉煌,异域风情拉满!虽然身处闹市,但礼拜钟声一响,信徒们安静聚集,阳光透过彩窗洒下来,场面神圣又震撼。
塔尔寺(必去!): 离西宁不远,藏传佛教六大寺之一,5A景区,有“艺术三绝”,地位超然!这里是宗喀巴大师的出生地。
寺庙依山而建,高低错落,气势磅礴。壁画、堆绣、酥油花是镇寺之宝,尤其那用酥油捏的花,栩栩如生,简直神了!(地址:湟中区鲁沙尔镇)
南关清真寺: 离东关大寺很近,步行几分钟。金灿灿的大楼,乍一看还以为到了喀什!建于1934年,主色调是干净的白色,配着彩色玻璃窗,在蓝天下特别有异国调调。
南山公园: 爬上市区南边的凤凰山,这里绿树成荫,关键是视野无敌!山顶的凤凰亭是俯瞰西宁全景的最佳位置。看日落、赏市景都绝美,法幢寺、南禅寺也在这一片。
北禅寺(北山寺): 建在西宁北边的北山上,青海最早的宗教建筑,北魏那会儿就有了。寺庙“挂”在悬崖上,下临深谷,结构奇巧,错落有致,本身就是一景。
“北山烟雨”曾是西宁八景之一。最有名的是“九窟十八洞”,洞里壁画和佛像很迷人。山顶的宁寿塔是西宁最高古建,也能看全景。
日月山: 去青海湖路上必经之地,算是进青藏高原的“门卫”。山上有经幡飞舞,牛羊成群,云朵好像就在头顶飘。传说文成公主在这儿摔了宝镜,碎片变成日月两山,因此得名。
神奇的是,山东边像江南,山西边是塞外草原风光,这种反差国内少见。
丹噶尔古城: 西北边陲的古老小城,一条穿越百年的明清老街。烟火气浓,文化底蕴也厚。主要看拱海门、城隍庙、老商行、文庙这些,主街800多米长。
幽幽小巷、特色民居、恢弘庙宇、老商号、湟源排灯...都承载着历史。
高原明珠(浦宁之珠): 西宁的地标观光塔,集发射信号、城市规划展示、观光于一身。现代感和自然景观结合得不错。
下南关街: 每个城市都有那么几条烟火气十足的老街,下南关街就是西宁的代表。短短几百米,挤满了上百种地方特色小吃!逛一趟,既能感受老街魅力,又能被热气腾腾的生活气息包围。
既然到了西宁,这两个“王炸”周边别错过:
茶卡盐湖(“天空之镜”): 离西宁约300公里(车程4-5小时)。湖面像镜子一样,倒映着蓝天白云,美得纯粹又极致,完全能和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湖PK!
被《国家旅游地理杂志》评为“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”之一。6-9月是最佳季节,天气好,湖水清,盐晶反射效果绝佳。走在湖上,水天相接,像在云端漫步。
青海湖(中国最大内陆湖): 青海的招牌!远远看到那片醉人的蓝就会被吸引。6-8月是青海湖的“高光时刻”,湖边金黄的油菜花海怒放,色彩浓烈得像油画,春天在这里才真正到来。
西宁的美景看花眼,美食更是多到超乎想象!老酸奶、酿皮、甜醅、狗浇尿(一种油饼)、手抓羊肉、抓面……只有你想不到,没有你吃不到。除了忘不掉的美景美食,西宁旧城老街透着恬静,加上一点点青藏高原的异域风情,形成了一座你来过就忘不了、来了就不想走的慢生活小城。 这个夏天,逃离酷暑,就来西宁“凉”个痛快吧!